郑时学兄弟
服务年份: 1926年
郑时学兄弟是本堂老教友郑良国和郑良明的父亲. 出生于1890年中国福建省永春县. 少年时代在中国家乡私塾里受过多年教育. 约在1920年时漂洋过海来到新加坡开始另一个新生活. 当时, 在当地的天主教会正蓬勃发展. 郑时学兄弟有幸听到天主的福音而深受感动, 便在新加坡领洗入教, 圣名若瑟. 在1925年初搬到拉美士居住, 并在1926年担任本堂第一位道理先生. 服务半年后, 便到柔佛巴罗传扬天主福音. 他先后到过利民达, 昔加末丁能村和麻坡等地传扬福音. 在1946年二战结束后, 他便退休回到拉美士定居.郑时学兄弟其中二位儿子, 郑良东先生和郑保禄先生深受父亲爱教的影响, 而全职担任教会的传道员. 郑时学兄弟于1976年蒙主宠召, 享年八十六岁.
徐熙新兄弟
服务年份: 1926年 至1939年
徐熙新兄弟是本堂老教友徐和辉的父亲. 出生于十九世纪末的中国. 其父亲是一位乡长, 家境富裕. 徐熙新兄弟在约十八岁时涉水过南洋, 到达柔佛麻坡开始新的生活. 之后再搬迁至雪兰莪巴生, 在那里听到天主的福音并领洗入教, 圣名若望. 因为在私塾里受过较高深的教育, 所以他便担任教会里的道理老师传扬天主福音. 在1926年初, 徐熙新兄弟搬迁至拉美士定居, 并担任本堂的道理老师兼打理教堂事务. 约1939年期间, 年过五十的徐熙新兄弟选择回返中国家乡生活. 在七十四岁时蒙主宠召, 安息主怀.
卓绪超兄弟
服务年份: 1939年 至1946年
卓绪超兄弟是来自麻坡圣德肋堂的教友. 在1939年受聘于周神父(Fr. Rene M. Ashness),以每个月三十元的薪金聘请他为本堂的道理先生. 他与家人住在教堂的后部住所. 在1942年日本占领马来亚半岛时, 卓绪超兄弟为了捍卫本堂教会, 被日军严刑拷打, 幸而蒙天主保佑没有牺牲性命. 在1945年,二战结束日军撤退后, 卓绪超兄弟又再一次被迫害, 当时的共产党威逼他叛教. 最后, 卓绪超兄弟唯有举家迁返中国家乡生活, 在那里安息主怀.
陆梅姑姐妹
服务年份: 不详
陆梅姑姐妹是来自马六甲的传道员. 在1932年初受方如略神父(Fr. Jules Francois)邀请, 到本堂来教导孩童要理和成人认识天主福音. 许多听者都是因为陆梅姑姐妹生动,易懂和深入人心的讲道, 而开始纷纷要求领洗入教.
叶贵姐妹
服务年份: 不详
叶贵姐妹是本堂教友林金星的母亲. 她在中国出生, 大约三十馀岁南来在巴生居住. 当年他的次儿久病不愈, 在当时的教友邻居祈祷付洗之下而得痊愈, 从此,全家领洗进教. 她勤于念玫瑰经,热心祈祷, 也积极传教. 他们一家人在1939年搬迁到拉美士双溪加叻新村. 她曾经受当年的德神父的邀请到麻坡当要理老师, 在那儿服务两年左右. 叶贵姐妹虽没受过教育, 却能以福建话熟练的背诵经文. 或许是圣神给予她的恩宠, 她能阅读及明了以古文书写的圣人传记, 再讲述给孙儿们及左邻右舍听. 她在双溪加叻曾替多人付洗进教. 当年家庭穷苦, 交通不发达, 她这位缠足的妇人, 却能带着孩子沿着火车路, 步行到二英里外的拉美士参加弥撒. 她的信德, 令人敬佩. 她在1983年安息主怀, 享年90岁.
徐和辉兄弟
服务年份: 1946年 至1959年
徐和辉兄弟于1912年出生在麻坡. 在1924年, 约12岁时跟随父亲徐熙新先生搬迁到巴生居住, 并在那里领洗入教, 圣名西满. 在1926年时随父亲搬迁到拉美士定居. 1946年至1959年担任本堂道理老师, 并住在教堂后部住所. 在1962年搬迁双溪加叻新村定居. 但每个主日必定风雨不改的骑着脚踏车从二公哩以外的住家来到教堂处理各种繁琐事务长达四十余年. 同时, 在每个主日也必领导教友诵念福建语圣母玫瑰经祈祷. 他在1976年受陆齐国神父推荐担任本堂非正式的理事会主席职务. 1983年被众教友推举来领导新成立的本堂理事会, 直到1988年卸任.在1991年受教教宗颁发教会服务有功勋章和奖状(BENEMERENTI PAPAL AWARD). 受此表扬乃实质名归. 虽然徐和辉兄弟现已高龄九十五岁, 但仍然老当益壮, 时刻关心堂务, 其爱主爱人的精神值得后辈教友们学习.
彭佳达姐妹
服务年份: 1959年 至1968年
彭佳达姐妹于1925年出生在中国, 籍贯为客家人. 1956年从中国漂洋过海南来定居昔加末. 在李志贤神父出任昔加末神父的1959年至1968 年期间, 彭佳达除了在昔加末教要理外, 也义务前来拉美士, 在弥撒前后教授要理, 当时拉美士大约有二十多名要理生. 1968年后曾经到怡保BATU GAJAH 接收要理讲授培训, 正式成为一名传道员. 她曾经在古来, 东甲, 马六甲, 麻坡等地服务. 虽然彭佳达姐妹已81高龄, 蒙天主的祝福, 她的健康还算良好. 她热心祈祷, 每天读经, 默默服务的精神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榜样.
杨金玉姐妹
服务年份: 1968年 至1987年
杨金玉姐妹是在1936年出生于居銮一个非教友的家庭里. 在中华中学毕业后, 她帮助修女处理流动诊疗所. 在修女栽培授教下, 26岁时, 她在居銮圣类思教堂, 当年驻堂巴礼道神父手下领洗进教. 她积极实行教友的使命, 传播福音, 教授要理. 她也曾在假期间接收培训, 成为传道员. 当巴礼道神父在1968 年被派往拉美士时, 她搭火车前来教要理. 当年的要理班只分为大,小两班, 大约有十多二十位要理生. 有时, 她甚至须要在拉美士教友家中过夜, 因为要兼教成人慕道班. 逢特别的礼仪弥撒, 殡葬, 婚礼等弥撒, 她也须留下来协助. 同时, 她也陪同神父拜访教友, 因本地教友多为福建人, 她充当神父的翻译员, 翻译成巴神父较熟悉的广东话. 因此, 她对本地教友家庭非常熟悉. 本地教友都昵称她为”杨阿姑". 除了在拉美士服务外, 她也在居銮及附近的小堂新邦令干, 巴罗, 加亨等地教授要理. 她当了44 年的要理老师. 如今, 杨阿姑已70岁, 告老退休, 健康也不太好. 让我们多为她老人家祈祷, 也学习她做个对天主忠心耿耿的门徒. 她无私的付出, 积极的传扬主的福音的精神更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榜样.
庄惜妹姐妹
服务年份:1987年至1991年
庄惜妹姐妹来自古来武吉巴都( BUKIT BATU ), 出生於中等家庭. 当年, 李志贤神父为武吉巴都圣若瑟堂的本堂神父, 在神父及当年的传道员彭佳达姐妹的影响及鼓励之下, 她在1971 年至1973年间加入怡保巴都牙也 ( BATU GAJAH ) 传教员训练中心. 在训练期间, 她接受康副主教,香港宝血女休会蔡德心修女及吴国玉老师的教导. 过后, 她被派到昔加末, 拉美士,古来和笨珍等地服务. 过后, 她到新加坡工作一段时间, 在当地教会对传教的热诚及天主的感召之下, 她重回传道工作. 1987 年重回本堂服务. 在这期间, 她积极推动本堂各组织活动, 其中本堂仁爱青年团就在她大力呼吁之下成立. 在她苦心栽培之下, 本堂踏出古老封闭, 在她的带领之下, 教友们也积极参与堂区各活动, 堂区显现出生气勃勃的景象.她在1991年四月离开本堂, 目前从事裁缝工作.